《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原著首次出版于1964年。
郑渊洁的《魔方大厦》在结构上与其类似,都是寓教于乐,通过小孩的奇遇反思大人的世界,同时在一些章节内设置细思极恐的情节。
所以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交到蒂姆·伯顿的手里,简直是绝配,虽然他从哥特风转为色彩斑斓,但奇幻、怪诞、暗黑、想象的元素不失。
如电视房间里传输巧克力那一段,蒂姆·伯顿把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人类源起的故事浓缩成妙趣横生,奇思妙想的短片。
既致敬了前辈,又融入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他做到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还用这个片段丝滑的回顾了影史经典,如《惊魂记》《愤怒的公牛》等。
与约翰尼·德普的第四次合作也相得益彰。
威利·旺卡不是正常人,而德普就适合演这种贱兮兮的神经质角色,再加蒂姆·伯顿的手笔,不同寻常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就诞生了。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不同于以往的儿童片,专为儿童观众拍摄,不侧重成人向。
从五个小孩走进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的那一刻,电影就从儿童童话故事变成了大人成人寓言。
片中有四个中招的小孩,第一个是贪吃胖子,父母的放纵令他不懂节制,第二个是固执女孩,父母的争强好胜让她不知谦逊为何物。
第三个是任性二代,刁蛮无理、蛮横无知,父母的溺爱使她傲慢无礼,第四个是自负男孩,自以为是、性情暴躁,究其原因,还不是父母失职。
他们掉进巧克力河,变成蓝莓,送进废品炉,成为纸片人,都是因为父母的爱过于畸形导致,孩子就被雕刻成了不知深浅的模样。
这四对父母不晓得怎么爱孩子,四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爱父母,总觉得各自按照各自的理解向前走就是正确的,旺卡的邀请是让他们反思。
旺卡带他们走进奇幻之旅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
这趟旅途是他们的反思,也是旺卡的反省,他与父亲的关系何曾不是四个家庭中的某一个。
父亲是牙医,为了让旺卡拥有健康的牙齿用了比较极端的手段,旺卡想吃糖只能偷偷摸摸,禁止与自由的矛盾致使父子决裂。
其实,父子俩一直深爱着对方,只是放不下脸面。
父亲多年来都会收集旺卡的消息,旺卡也始终保持着又好又白又整齐的牙齿。
直到旺卡看到查理不愿舍弃家人,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艰苦但仍充满欢声笑语之后才慢慢试着去理解父亲,父亲也因多年不见改变了自己的专横。
这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表面的美好,接下来是细思极恐。
旺卡的巧克力工厂靠奥柏伦伯人维持运行,他们似乎不知疲倦,每一刻都在工作,为令行禁止而存在。
奥柏伦柏人就像《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旺卡则是里边的工厂主,奥柏伦柏人在暗无天日的巧克力工厂机械式的劳作,如卓别林一样成为机器。
这是影片细思极恐的地方,因为旺卡确有不近人情,不与人交往的特征,且有资本家剥削的潜质在内,而奥柏伦柏人不会说话,只会重复。
另外则是那五个小孩各自性格的恰到好处。
根据五个小孩中有四个小孩被惩罚,每次惩罚奥柏伦柏人都会出来表演相对应的节目来看,被选招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旺卡事先计划好的。
一为试探继承人是否合格,二为与父亲和解,三为消除原生家庭的影响,查理成为幸运儿是因为捡到了十块钱。
当这一切出来后,蒂姆·伯顿就明确地告诉了所有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暗黑风,不一定适合儿童。
片中,极尽表现查理的美好品质,孝顺、有爱、持家、包容、善良。
但他为了获得进入工厂的机会却没有做到路不拾遗和拾金不昧,满足的是一己之私,与影片所传达的主题,跟营造的氛围完全不搭。
如果这十块钱是旺卡安排的或某个富人丢的,查理的品质便立不住,要是这十块钱是穷人不小心掉的,那查理是否会因此害了另一个家庭。
查理人品好坏的动摇传达的是另一个问题,没有钱,品德好有用吗?好像没什么用,因为改变不了现状。
片尾查理第一次拒绝了旺卡,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父亲又有了工作,查理擦鞋补贴家用,餐桌上不再只是卷心菜。
但这一切都基于一开始查理捡到钱,买到巧克力,得到金券,解放了爷爷这一劳动力,与查理一起从工厂回来后充满活力,可以分担家里的负担。
同时也是查理的拒绝让一家人积极生活,不再抱怨,若没有十块钱的因就不会有现在的果,品德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那么有了钱,品德就能变好吗?蒂姆·波顿给出的答案也是“否”。
来自英国的小千金,她家做坚果生意,根本不缺钱花,可他们的为人处事却令人堪忧,查理身上的优点一样都没占。
穷生了奸计,富没长良心,蒂姆·波顿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持怀疑态度,有钱人的人生是彩色的,穷人想逆天改命得天降幸运。
有钱人和穷人是两个阶层,如两条平行线,不会有交集的时刻。
穷人有幸见到了富人的样子,不被眼花缭乱所迷住,依然坚守内心,然后富人把财富都送给了穷人,这也许是蒂姆·波顿美好的祝愿。